仅只有未实名的,新媒易不收取任何费用,公益非盈利机构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0-162-302
请扫码咨询

新媒易动态

NEWS CENTER

逻辑指的是思维的规律和规则,是对思维过程的抽象

2021-02-11

前面介绍完了逻辑图三元素中“要素”的表达方式,下面要介绍逻辑图三元素之二“逻辑”的表达方式;逻辑表达的说明分为两篇,第一篇说明“业务逻辑”的表达方式,第二篇说明“数据逻辑”的表达方式。

在语言、文字和图形这三种表达方式中,前两种表达方式中的逻辑是需要听者/观者用脑去思考、架构,才能知道作者想要表达的逻辑(还不一定正确);但是逻辑图不同,它的逻辑是直接“画”出来的,用眼睛可以“看到逻辑”,对错一目了然。逻辑是逻辑图中的灵魂、主线,从一张逻辑图上可以大概看出作者的逻辑思维水平和逻辑表达能力。

一、逻辑的概念

逻辑指的是思维的规律和规则,是对思维过程的抽象。

在对分析与设计中逻辑表达方式的说明之前,先借鉴参考一下不同的领域对逻辑的解释,它们可以帮助理解逻辑的概念,比如逻辑定义有:

  • 逻辑是思维的规律和规则,是对思维过程的抽象;
  • 逻辑表明了规律,事物完成的序列;
  • 逻辑表现了事物流动的顺序规则等。

1)不同领域的逻辑表达

图1分别给出了语言文字、数字电路以及软件数据关系三种不同的逻辑表达形式,图(a)是用文字表达的逻辑,它需要通过“阅读”的方式获取逻辑(直接看不出来),图(b)使用图形“符号”表达逻辑,图(c)使用“线条”表达逻辑。


图1 不同领域的逻辑表达方式

2)业务设计中的逻辑表达

在软件设计时采用的各类图形中是否存在着逻辑的表达呢?如果有,那么逻辑的表达形式是什么呢?参见图2,

首先将表达对象的图(a)通过拆分得到三个要素A、B、C,如图(b)所示;将A、B、C三个要素,分别用分层图、分解图、流程图表达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c)所示。

通过分层、顺序、连线的方法进行关联,虽然构成三种图形的要素是一样的,但是可以看出三个图具有三种不同含义,可以根据三种图形解读如下的信息。


图2 业务设计用图的逻辑表达示意

  • 分层图:说明A、B、C在不同的层面上,表达了三者的粒度不同、或是层次不同;
  • 分解图:说明由B和C集成了A,也可以说A的分解是B和C,三者为从属关系;

如果能解读出上面的含义,那就说明“逻辑”不仅存在而且还能“画”出来,观者可以通过“观看”逻辑,从而解读出作者要传递的意图。

二、业务逻辑的表达方式

表达业务要素之间关系所用到的逻辑表达形式称之为“业务逻辑”,业务逻辑主要用于绘制业务架构图。在业务架构图中表达逻辑最为常用的形式有三种,即:关联、位置、包含,如图3所示。


图3 业务逻辑的表达方式

其中:

  • 关联:利用关联线、箭头来连接相关的要素块,来表达要素块之间的逻辑关系。
  • 位置:利用要素块的相对位置,来表达它们内在的逻辑关系。
  • 包含:利用背景框,表达框内的要素是紧耦合、不同框内要素之间是松耦合关系。

逻辑表达的符号虽然只有三种,但它们却是逻辑图中的“灵魂”存在,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不论逻辑图中有多少要素,只要逻辑符号使用正确、准确,图的含义都可以表达得非常清晰;反之,要素的图标符号再少,如果逻辑不正确,也会发生“图不达意”的结果。

注:表达业务逻辑形式当然不止这三种,但根据笔者的经验,如果这三种形式使用得当,基本上就足够表达一般业务架构图的逻辑意图了;相反,如果在表达逻辑上设计出太多的形式,反而会影响逻辑的传递与解读,因为并不是每个逻辑图的观者都了解你的逻辑符号是什么,这样会增加沟通成本。

三、逻辑的作用-业务逻辑的表达

有了逻辑的概念,那么逻辑在实际的业务架构中是如何起作用的呢?

【案例】做一个有关企业“成本过程控制”的方案,已知:构成成本的业务模块有5个,成本发生过程是由“合同管理”模块发起的,参见图4。


图4 成本过程的控制方案

1)方案的编制方法如下

图(a):给出的是业务模块一览,调整这些模块的相对位置进行成本控制过程的架构设计,通过调整模块可以得出2个架构方案:图(b)是架构方案1、图(c)是架构方案2。

相同的5个业务模块形成了2个不同形式的架构图,下面从逻辑表达方式上(关联、位置和包含)分析这两张图中的不同含义。

2)两个方案的相同处

要素:二个方案中都包含5个相同的要素:合同管理、人工管理、材料管理、设备管理、成本管理;

逻辑:在2个方案中,下面的业务内容都是相同的。

  • 合同管理:作用是签订合同、确定合同金额。合同管理是过程起点;
  • 成本管理:作用是核算成本、确认最终是否发生了成本超标,成本管理是过程的终点;
  • 成本合计:作用是对“人工管理、材料管理和设备管理”三个要素的产生的数值进行合计;

3)两个方案的不同结论

从方案1、方案2可以清晰地看出来的是:在方案1中,“合同管理”不与“成本管理”直接接触,但在方案2中两者发生了接触,由此带来了管理要求的变化;这个逻辑的变化的本质是业务事理的不同。

前面的已经说明过:即使图中的要素的完全一样,由于逻辑的不同,最后的逻辑图的意图也会不同,这里只解读一下它们的差异点(不限于此):

方案1的解读:

  • 由于合同管理与成本管理不相关,所以签定合同时不向成本管理发送信息(不通知“合同总金额”);
  • 将成本合计(人工管理、材料管理和设备管理)的数据汇总到成本管理即可;

方案2的意图:

  • 由于合同管理与成本管理相关联,所以签订合时要向成本管理送信(通知“合同总金额”);
  • 得出的成本合计(人工管理+材料管理+设备管理)的结果,要与存在成本管理的合同总金额进行的对比(在合同签订时,合同管理已经向成本管理送信了),如果有超支,要预警;
  • 图形中代表逻辑图号的使用要非常的谨慎、小心,任何的连接、箭头方向、摆放位置以及背景框使用的微小误差,都可能造成逻辑传递的错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