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易动态
NEWS CENTER
NEWS CENTER
2021-01-22
如果产品是个孩子,产品经理应当充当什么角色呢?有个比喻很恰当:产品经理是父亲,不负责具体生孩子,可一旦孩子闯祸了,优先找产品经理。
所以每一次新功能上线,产品经理都期望他能“争口气”,可以是更好的交互体验,也可以是相关指标有所提升。期望并不代表真实效果,产品上线后带来的真实效果需要通过数据进行客观描述。
上线前:对产品经理而言,从众多需求中精心挑选出(拍脑袋)的需求时,在心中就会有初步的构想,新功能能够帮助产品覆盖哪些增量用户,新功能带来哪些关键指标的提升,提升幅度大约是多少?
上线后:用户使用后产生用户行为数据可以侧面验证这次的功能迭代优化,是否达到了预期的业务目标,具体的提升效果是什么样子?这本质上就是将业务问题转化为数据问题的过程。通过数据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确定上线功能与预期效果之间的真实差异。
如果效果好于预期,则评估的结果可以作为运营同学大力推广的支撑点;当效果明显未达预期时,则需要基于用户行为进一步分析未达预期的原因,为功能的优化或改版提供新一轮的“脑暴”,因此数据分析是新功能上线后必做的一步。
往小了说,数据分析帮助产品经理不断优化产品设计和迭代,往大了说,数据分析用纯数据的方式非常有说服力,可以让决策者、大领导直观的感受到“数据分析、挖掘”的价值,验证自己的远见卓识,且能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
上线新功能后如何做好数据分析,一要采集用户行为数据;二要分析用户行为数据;三要从数据分析中得出结论。
以下将一一进行展开:
用户行为数据对深入理解用户使用习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用户行为数据的采集是通过数据埋点形式,通常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由公司自主搭建数据分析体系:由研发人员在产品当中注入统计代码,而后上报进行分析;第二是快速接入市面上比较成熟的第三方统计平台(友盟、GrowingIO等)。
但对大公司而言,出于数据安全和个性化需求等因素考量,往往采纳前者,不过相比后者前者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比较大。
1)项目成员对数据埋点有分歧的情况,如下:
所以,不是用户行为数据上报的越多越好,要兼顾性能。换个角度来想,大家目标一致,都是为了产品更好。
所以数据产品童鞋在提埋点需求的时候,可以多思考该数据是否是必须的,是否有其他的数据可以近似替代?在与开发同学对齐需求时,也可以多交流下,是否有对性能影响小一点的实现方式?
2)埋点上线后缺失数据字段的情况
产品同学关注的部分数据字段被开发同学忽略的情况的发生,通常理解下,业务数据更多的是前端和后台开发同学,为了保证功能完整运行所需要存储的数据。
若数据产品同学没有在需求阶段和开发同学对齐,可能就导致数据关注的部分字段被开发同学忽略的情况的发生。
3)埋点上线后发现数据没有上报的情况,如下:
是采集了没上报到服务器,还是服务器收到了没有推送到数据库?
所有流程验证一遍之后,可能发现只是其中某一个环节的问题导致,但整个排查耗费了大量的人力。
所以埋点需求在上线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测试验证,从数据上报,到服务器接收数据,到数据入库,这样全流程下来,能保证每个环节数据流的准确和完整性,可以节省了排查问题的大量时间。
4)埋点上线后发现数据上报有误差的情况,如下:
数据产品同学需要参与到业务数据沉淀需求讨论中,统一好字段属性。因为当启动评估后,发现数据维度不够,再推动研发落地对应字段后启动评估,整个评估的时间周期明显被拉长了。
这就是因为前期数据同学没有和开发充分沟通的结果。
量化即增长–当数据准备好了后,该如何进行数据分析呢?
产品功能的每次迭代优化,都期望能够对核心指标产生积极影响,这就要求数据和业务形成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好的数据量化不仅是业务增长的前提,也是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