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易动态
NEWS CENTER
NEWS CENTER
2021-01-06
每年都会做一个自我的总结,在去年的总结是《一位产品经理的野蛮生长》。今年正好在写给团队小伙伴的一封信,索性以这个来作为今年新的开启吧。
Dear 产品小伙伴&读友:
今天这封邮件并非工作,而是和小伙伴们聊聊天。(希望在看到这封未读邮件时,心里不要有抗拒。哈哈……)
作为产品设计部的一员,抛开工作来说,真心的希望能跟每一位小伙伴做最充分的沟通。也非常想看到团队的每一位都能飞速的成长,快乐并有收获的工作和生活。但是,压根没有时间,也不想耽误大家下班后的时间,进而导致的是没能实现一对一畅聊过。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努力做到。(PS:这应该不算Flag吧。)
说句实话,透过2020年整体环境对我们来说,订单和用户量每天都在快速增长,于我们无疑是幸运的。通过做产品来提升自己,这是最快速的成长方式。这也是“授渔”最好的方式。同时,在幸运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有足够的危机感:
我个人是把每一份工作都当成是自己的一次修炼,我在思考的事情是,我能在这份工作里让自己成长多少,让自己的段位提升多少。我希望所有的小伙伴们都能有这个意识,你是在为自己的下一份工作拼命的增加筹码。
互联网是一个相对公平的行业,产品与设计更是一个用成绩说话的职业,这一点我们必须意识到。这就是取决于自我成长的策略,有几点意见想说下:
产品经理和设计师的快速成长,基本上不用拼天赋,只用拼努力就够了。
努力主要来源于:在工作中,你对产品的理解、你对用户的挖掘、你对项目的认知和团队的协同,在工作中保持专注和自我正向反馈,每一步完成的质量决定你从中得到的收获。
从大方向来说——每一步动作要做到框架+流程+协同。框架是项目的框架,通过迭代的功能清单所属模块和其他模块的串联结合做充分梳理;流程是业务流程和用户流程都整理出来,业务流程是和业务方依据业务目标来梳理的业务流程,用户流程是根据业务流程的基础上,从用户角度上出发模拟用户操作流程;协同是和项目组成员做好项目梳理(包括技术预研、版本计划和资源配合)。
从小细节来看——每个页面原型的元素排列、设计动作、交互说明和逻辑阐明。是否都一一叙述清楚了?希望整理成固定路径,固定的意味着习惯,习惯带来惯性,惯性让效率更高。效率非常高的产品经理一定是有产品经理工作流的SOP。
(这里想聊点题外话:产品经理总是希望用户按照产品设定的用户流程走,那你是不是要一步步培养用户的固定路径?比如微信的群收款的路径调整是把群收款从群聊界面右下角的+移动到了首页右上角+的收付款里。
细思极恐,这才是高手。怎么说呢?这个改动,本质上做了两件事。一方面是将同场景的功能做了汇总,把所有跟交易相关的场景都放到了收付款中,值得注意的是红包不算交易,更多是社交体系中;另一方面是在培养用户场景和路径。)
在工作外,也就是8小时(9小时)工作后的专注和学习。培养产品感觉的最快速最有效的方式有三种:
总的来说,你每天比别人多花一个小时落地,一年后,你比别人多365小时在学习,你的成长绝不会是别人一次性花365小时就可以达到的。
每一次功能设计,每一次界面设计,都是一次锻炼,在每个锻炼之后,我们都应该有所总结,这次哪里做的好,哪里做的不好,为什么做的不好,我该如何让下次做的更好。只有不断的自我总结,自我反思,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方法论。
比如在做SaaS平台时,我一般会梳理这几个点:
SaaS产品特点之一:角色更丰富,流程链条更长。做C端产品可能会直接考虑C端用户如何和产品发生交互(产品直接面向使用者,路径更短),而SaaS产品的业务形态是服务B端商家,商家然后服务C端用户。所以需要考虑B端商家这一层的角色(可能是老板、运营、财务等),同时并考虑B端商家下的C端消费者。那么有针对性的梳理多个B端商家各自的业务和通用业务再去思考第二层;
SaaS产品特点之二:搭建基础模块启动期更长。C端产品一般是先做核心功能,上线后针对用户特征可以快速迭代和响应,称之为小功能引爆点。SaaS产品则完全相反,不同B端商家可能只需要满足他业务需求的基础功能。所以需要多维度完善业务底座,才能适用于商家多维度场景。熬得住和潜下心才能把产品做的更稳固;
SaaS产品特点之三:销售意识的增强。SaaS产品更多的是依靠产品卖点通过销售去接触付费者。所以产品经理需要考虑这个功能在设计出来之后应该怎么更好的包装给付费者。
然后你再结合你的项目一步步去梳理并有效应用。你就能沉淀出你的产品方法论。只拼努力是不科学的,有效的努力才是王道。
据我了解,在百度PM团队经常说句话——跟多数人商量,听少数人意见,能自己做决定。
我们在工作中有N种决策,要判断哪些决策能帮助我们成长,比如在产品工作中,对一个需求、一个设计动作必须要有自己的判断和理解。有正向的解决方案后,再去做,而不是秉承“这也可以,那似乎还行”的原则,否则,需求做到一半就被打回了。
我们应该用我们对用户需求最精准的把握,对用户需求最深刻的理解去跟需求方探讨,去跟老板PK。我们之所以被动,核心就在于我们没有深刻的去理解,去思考。向前多去思考一步,你会发现一片天空。
每次版本迭代,我们应该针对每个Feature做总结,通过流程的优化,避免多次犯错。我们也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建立适合自己团队的工作流,不断提升效率。
首先是对Feature做总结,尤其是多项目的负责人,后续如果牵涉到多数据共用。底层的通用模块做好定义和归类。别重复造轮子,变成即插即用的模块;
对自己团队工作流的优化,这是一个持续性的工作,但是首先建议产品经理先梳理出来协同方案,针对这个方案落地并持续优化,你能找到高效的协同方式的。
别照搬别人的模块,结合自己产品和团队的情况来进一步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