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易动态
NEWS CENTER
NEWS CENTER
2020-03-06
立春之后,天气渐渐暖和起来,恼人的新冠病毒正在逐渐远去。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我们经历了可能是近百年来最特别的一个春节,商场关门、餐饮停业,原本走亲访友的日子,全民宅在家中,更是有地区打出了“今年上门,明年上坟”的标语。经过了“史上最长”春节假期,最近全国各地开始有序复工,然而疫情之下,各行各业毫无疑问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消费金融也不例外。
按照展业模式,消费金融的产品形态大致可以分为线下和线上。这个冬天,租房、线下教育、健身、医美等行业损失较大,受此影响,线下消费金融业务,特别是依托于这些场景的消费金融业务也受到较大影响。
相对来说,线上消费金融业务虽然也面临着客户还款能力变弱,风险压力突增等不利因素。但从长期来看,其抗意外风险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可以预期的是,疫情过后,原本主打线下的消费金融公司将不得不重新审视业务模式,转向或部分转向线上将是大势所趋。那么,线上的赛道情况如何呢?
打开APPStore的财务榜,Top100中借款类APP竟然多达49个,占比49%,而Top150中这一比例更是达到52%(3月4日数据),而在几个月前,这一比例才不到30%,那时的财务榜还是手机银行们的天下。
在APPStore财务榜中,消费金融公司共有6家公司的8款产品入围Top150,分别是马上消费金融、招联金融、捷信金融、中邮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和中原消费金融。不管是排名情况、入榜公司数量还是入榜产品数量,都可以看出消费金融公司在全域消费信贷市场上所占比重还较小。
作为持牌的正规军,消费金融公司毫无疑问拥有着金融的最大优势:牌照优势。但从另一方面,牌照优势并不能直接帮其在已是一片红海的线上市场占多少便宜,毕竟,用户的心智并不能直接理解牌照的含义。相反的,消费金融公司因为大多脱胎于银行,天生缺少互联网基因,不管是组织架构还是人才结构都与互联网产品所需差距较大。这使其在线上产品的研发、推广和运营方面不占优势。
那么,线上消费金融产品应该如何获客和运营呢?消费金融公司在自营的线上产品端应该建立怎样的组织架构?
(本文只关注消费金融机构自营的线上产品,由于助贷、联合贷等渠道合作产品受制于合作方的入口、流量、运营资源位等诸多因素,本文暂不做讨论。)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产品矩阵一般由APP、小程序(微信小程序、头条小程序等)、微信公众号、支付宝生活号、H5全流程构成。
伴随着消费金融类APP在APPStore财务榜霸屏的,是获客成本的快速攀升和流量损耗大、运营难的行业痛点。互联网产品的获客方式主要有品牌投放和效果投放。品牌投放常见于综艺影视赛事冠名、分众电梯广告、地铁公交户外广告等,品牌投放由于即时转化效果难以精准衡量,且通常项目金额较大,投放决策压力大等原因,其在获客端的占比往往低于效果投放。
而效果侧,目前线上流量主要集中在腾讯系、头条系和头部垂类平台。在效果投放方面,虽然前端转化效果看得见,但“精准投放”是不是真的能节约营销成本,这个答案越来越多的人在实践过后已经持有反面态度。
拥挤的赛道下,一众机构对于同一客群的激烈竞争导致流量价格不断攀升,客群质量却在一轮一轮的投放筛选下迅速下降。与此同时,信用贷款产品低频的产品属性和较为严格的审批通过率,导致其获客成本数倍于其他类型产品。
在消费金融领域,激活成本300-500元已是能拿到量的较好水平,提款成本1000元以上毫不稀奇。
与高昂的获客成本不相称的,是低的可怜的单用户LTV(Life time value:用户生命周期价值)。除少数头部企业的LTV能达到500元+,大部分腰部和尾部消费金融机构的LTV都不到100元,甚至是负数。固然在当前各家机构跑马圈地的背景下,LTV还不是衡量产品好坏的唯一指标,能够获得更多高质量的客户才是竞争的核心,但高昂的获客成本带来的财务压力确是不言而喻。
目前国内开业的消费金融公司中,绝大多数都是银行系背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继承了一些遗传的缺陷。资金、风控是消费金融公司的优势,场景、运营又是普遍短板。
金融人做营销,就金融说金融,就金融做金融,往往认为金融是“特殊的”而忽略了其服务业的本质,经常性地把金融专业名词不加修饰的展示给用户,而忽略了理解成本已经成为阻碍用户运营的拦路虎。
在银行体系里,“外包”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广泛存在于客服团队和技术团队。“外包”、“厂商”的人员具有即时战斗力和丰富的同业经验,来之能战。行方能够根据项目需求快速的增减人员,不占用自己的编制,这样的配置在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也普遍存在。
外包制度在以科技为“技术支持”的过往时期固然有效,但在以技术驱动产品的线上赛道,却成了产品发展的阻力。线上产品需要的是极致用户体验和快速迭代,“外包”形式的技术和产品团队虽然在技术和能力上没有问题,但受制于雇佣和合作关系,往往以项目完成为考核指标,缺少产品的“主人翁”意识。项目交付水准之外的优化和快速响应更是无从谈起,经常出现需要赶营销节点的运营活动因为技术“排不上期”无法支持而无奈放弃。
面对获客成本的不断上涨和用户运营难的问题,各家消费金融机构、手握流量的腾讯系、字节系和广告代理公司们都在绞尽脑汁。消费金融机构纷纷成立精准获客团队和用户运营团队,在利润空间下探的背景下,将考核下探,更加关注提款成本及后端ROI,追求稳定高质量的获客。
腾讯系和字节系开始积极拥抱广告主,更多地倾听行业的需求,推出联合建模、风险前筛、动态人群包、两阶段出价等新的投放策略。广告代理公司们纷纷成立或扩大效果团队,希望在品牌广告疲软的当下,用效果广告拉动新的增长。
三方的共同努力,固然能够提高消费金融获客的效果和质量,但所有人都受益,等同于所有人都没有受益。这些努力在消费金融机构这一侧,是必要非充分条件。更加精准的人群包,联合建模、风险前筛、加强和媒体及代理的沟通,用更好的创意吸引用户……做到这些只是完成了规定动作,你在做,别人也在做。
那么,如何突围?
在这里,结合笔者3年多的消费金融行业经验,提供几个可以落地的方向上的建议,仅供参考。
小蓝杯在分众上广撒广告,不光是靠张震帅、汤唯美吸引用户,更重要的是它的裂变活动:首免费,推荐好友各得一杯。
是否这个细节也会影响同一个平台获客质量的好坏呢?值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