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易动态
NEWS CENTER
NEWS CENTER
2021-01-26
在成为商业产品经理之前,笔者对于产品的定价认知仅停留在基本的经济学供求常识上,缺乏框架和方法论;但在大厂经历过几次产品定价评审、产品报价博弈、再到成交大项目合同后,才发现产品定价在实践中其实是有方法可以参考的。
产品定价的方法其实有很多,本文想要分享的产品定价方法分为三种:成本毛利法、竞品参考法、客户价值法,具体采用哪一种得根据具体项目、具体场景、以及买卖双方的博弈地位灵活决定;个人认为并没有僵化的优劣之分,而且在很多情况下,会共用多种方法确定最终价格。
不过,若将三者独立运用,难度是由易到难的,即成本毛利法<竞品参考法<客户价值法。
由易到难的原因用一句话可以概括:简单的方法往往因为确定价格所需的参数比较固定,而难的方法是由于定价所需的信息不固定,或难以量化。
下面的文章将通过例子来剖析如何利用这三种方法进行产品定价,以及三种方法运用时的注意点。
大厂对产品线的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产品销售带来的毛利润,而不是净利润——笔者所在的大厂只需要商业产品经理在备案产品、定价评审、项目发起时提供毛利数据即可。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卖的是一台带语音功能的智能教育机器人,售价为200元,而大厂从代工厂采购进来的成本为150元,那么毛利润即为:(税前售价-税前成本)/税前售价=(200-150)/200=25%。
可能有人好奇为什么不衡量净利润——作为商业产品经理,计算净利润所需的许多数据是无法在产品线角度掌控、衡量的,大家可以参考下方的净利润计算方式。
例如,下表中的“销售费用”, 即销售产品过程中额外付出的经费是不归产品经理管的;下表中的“管理费用”也不归产品经理管,通常是从整个部门甚至事业部的角度进行核算 。
所以,产品经理在做产品定价时,无法准确计算产品上市销售为公司带来的净利润——所以只要按公司的考核指标,考虑自己的定价能为公司带来多少毛利润即可。
表1. 毛利润和净利润计算方式
所以在已知产品成本时,可通过以下公式,根据目标毛利率而算出目标定价;此种成本毛利法是运用另外两种定价方法的基础,是商业产品经理在大厂毛利润考核管理制度下常用的定价方法之一。
目标定价=成本×(1+目标毛利润率)
竞品参考法顾名思义就是参考竞品的价格来设定自身产品的价格,尤其是当自身产品提供的服务或价值与竞品能够良好对标时,产品经理更要详细地了解竞品的价格,否则可能出现低级“定价失误”。
举个典型例子,三大公有云服务商都提供商标代理注册服务,这种代理服务就是公有云上的一种标准化产品;当用户通过该产品在平台上自助注册商标时,三个平台的产品为用户提供的价值是完全相同的——提供一个入口让用户选择商标注册门类,并将用户上传的数据提供给商标局,并在平台上支持用户查询注册结果。
当产品提供的价值与竞品完全相同,且等价性透明可查时,定价就一定要考虑竞品参考法;否则性价比低的产品一眼就被发现,很容易被用户抛弃。
百度云商标注册服务价格
腾讯云商标注册服务价格
华为云商标注册服务价格
客户价值法顾名思义是根据产品为客户创造的价值进行产品定价,最终确定的价格取决于客户对产品价值的感知:
“The Price is the Exchange Rate on the Value you are creating for your Customer”
作者认为客户价值法运用在B端和C端产品的思路上还是有较多差异的,所以本文的客户价值法主要针对B端产品进行讨论;产品为B端客户创造的价值可归为开源、节流两种方式。
以下分别举两个例子:
1)开源案例
某SaaS产品为商业地产的管理方提供商业地产各类店铺内的POS机成交数据,该数据能够辅助管理进行店铺招商决策——通过POS机数据获取商场内各店铺的成交频率,客单价、营业额等数据,决定是否和营业情况差的店铺续约,同时留住数据良好的主力店。
该产品帮助商场管理方替换客流量少、营业情况差的店铺而提升整体商场的客流量,进而促进整个商场的营业额;若客户通过演算评估认可了SaaS产品带来的开源效益,则有意愿分享部分收益给产品提供方,这里的部分收益就是客户对产品价值的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