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只有未实名的,新媒易不收取任何费用,公益非盈利机构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0-162-302
请扫码咨询

新媒易动态

NEWS CENTER

智能客服机器人慢慢成为了很多企业售后环节的标配产品

2020-10-10

智能客服机器人慢慢成为了很多企业售后环节的标配产品,同时市面上智能客服供应商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大家都宣称自己的机器人多么智能。但很多时候,上线后要让机器人发挥作用,不是“多么智能”几个字就能达到目标。里面需要团队中的产品、运营、算法等人一起努力。当然,很多团队由于没有经验,这个过程会像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需要进行多次摸索才能知道该如何优化。

所以,今天要讨论的,就是如何系统化去衡量机器人的效果,从而帮助团队针对性高效优化机器人。

说明:本次讨论的范围限于售后服务的文本机器人。

一、数据指标

1. 北极星指标

说到衡量效果,就需要提到数据指标。

每款产品都有很多数据指标,而我们要找的应该是最核心的指标,即业界说的【北极星指标】。这个指标一定是最能体现业务目标的。

比如闲聊机器人是为了陪伴用户度过每个无聊的日子,北极星指标应该是活跃度和留存率;营销机器人是为了让用户下单,北极星指标应该是营销转化率。同样的客服机器人是为了解决用户疑惑,不用转人工从而降低成本,所以北极星指标应该是【独立接待率】,与其相反的就是【转人工率】。维护客服机器人,其实就是不断提高独立接待率,降低转人工率。

找到这个核心指标不是完事,毕竟这个指标可能连我不怎么用网络的舅舅都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还得知道哪些因素会影响该指标,才能从这些方向针对性地优化机器人。

2. 客服业务流

要想降低转人工率,也就是机器人能帮客户解决更多问题,那就要求机器人能像人工客服一样,甚至做得比人工客服更好,才能让客户认可。我们回想下,客服在解答用户问题时,都做了哪些事?

小七总结了一下,客服的核心业务流分为三部分:

  1. 了解用户的问题:知道用户问的是什么问题,如果用户表达不清楚,还需要跟用户确认
  2. 了解问题的解法:知道该问题如何解决,考验客服对业务的熟悉程度
  3. 解答用户的问题:利用用户听得懂的表达来解答用户问题,且需要适时安抚

3. 机器人业务目标

了解了客服的核心业务流之后,我们需要让机器人也能完成这个流程,从而让客户愿意接受机器人的答案,降低转人工率。对于机器人来说,要满足核心业务要求,需要其达到对应的能力。那具体对应是哪些能力,这里我根据以往的经验,做了一层映射。

  1. 了解用户的问题:准确知道用户问题的意图,若意图缺失,还需要与用户确认
  2. 了解问题的解法:知道大部分业务问题的答案,能够在识别到用户意图之后给出解法
  3. 解答用户的问题:回复话术需要让用户听得懂,听得舒服,保持人性化

根据以上内容,我总结了降低机器人转人工率的三个方向以及对应指标,接下来我们就一个个方向进行细化。

二、细化

1. 识别得多不多

识别得多不多,也就是机器人能不能理解用户更多意图,并给出相应回复。这里就要求机器人知识库能够覆盖更多业务问题,当业务覆盖率越高,机器人就能识别更多意图,解答更多业务问题。

业务问题可以通过聚类历史数据筛选出来,那如何从更细化的指标体现业务覆盖率呢?

一般来说,知识库覆盖的业务问题越多,机器人不知道的问题就越少,也就是无法识别的比例越低;对应能够识别且回复的问题越多,也就是直接回复比例越高。在这两者之间,还有一类间接回答的场景,也就是机器人大概知道但又不大确定的问题,就会推荐几个类似问题让用户确认。

总的来说,要衡量机器人识别得多不多,可以通过机器人回复类型来判断,目标就是:机器人回复的所有消息中,直接回答比例不断提升,间接回复和无法识别的比例不断降低。

2. 识别得准不准

我们想观察机器人识别得准不准,实际上就是在分析机器人自信认为理解了用户的意图,而事实上到底对不对。

机器人自信认为对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前面说的直接回答场景,也就是机器人直推且正确的消息数与机器人直推的消息数比例,可以归纳为【直推准确率】。当然,判断机器人直接回复准不准确,需要机器人训练师做人工质检,才能得到确切的数据。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考核机器人给出所有反馈的准确率,包括了直接回答和间接回答。虽然间接回答是机器人不大自信,没有给出直接答案,从而给出了推荐问题;但如果推荐问题都是错的,那就没有任何意义,甚至大大降低了用户体验,所以还是需要保证其准确性。

因此我们可以归纳为【综合准确率】,公式可以总结为:(机器人直推且正确的消息数+机器人间接回答且正确的消息数)/机器人直接+间接回答的总消息数。

当然,或许有人会有疑惑,机器人间接回答到底正不正确很难衡量,甚至人为质检都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确实,这个指标比较模糊,但我们可以从用户反馈动作来观察,也就是看机器人间接推荐了问题且用户采纳问题去查询答案的场景,我们就理解为机器人间接回答是正确的。从这个定义出发的话,我们也不需要进行人工质检,由系统根据用户反馈来进行统计。

3. 回答得好不好

业务覆盖也做了,准确性也保障了,最后就是要给出答案。衡量机器人回答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跟AI能力无关,而是运营效果的衡量。运营人员给每条知识库问题配了答案之后,这个答案需要能够解决用户问题,安抚用户情绪,从而让用户不转人工。所以要看回答得好不好,一方面我们需要细化到每个FAQ的效果来看,另一方面这是一个非常主观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将主观变为客观,也就是看针对每个答案,用户的反馈。

用户对机器人的反馈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转不转人工,另一种就是评价,对应的指标就是【答案解决率】和【答案的满意度】

答案解决率就是机器人给出了答案后,用户是否转人工,若是转人工了,说明答案无法解决用户问题,如果没有转人工,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解答了用户问题。所以运营可以通过这个指标,筛选出答案转人工率最高的问题,进行针对性优化,提升答案解决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