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易动态
NEWS CENTER
NEWS CENTER
2020-03-06
直播的异军突起延缓了社交电商走向没落的节奏,并且很多人将直播归纳到了社交电商的范畴里。
从表面上,这种操作似乎无懈可击,但是,如果我们深度思考就会发现:所谓的直播就是社交电商的结论似乎有些太过牵强了。
因为直播仅仅只是减少了用户与产品之间的距离,并没有改变商品本身,我们看到有越来越多的用户因为看了直播,购买了商品,等到商品拿到手却发现和直播当中看到的并不一样。
如果用一种无法消解用户痛点的物种来延缓社交电商的没落之势,显然有些过于武断了。
社交电商出现问题的原因在于对商品生产和供应流程缺少深度地介入,从而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用户的痛点和难题,而不是缺少新的带货方式。
从本质上来看,直播就仅仅只是一种新的带货方式而已,很少见到直播能够改变上游商品的生产和供应方式的玩家。虽然现在人人都在做直播,直播电商异军突起;但是,如果我们把直播归结为社交电商,甚至试图用直播来消除社交电商的痛点和弊病,显然有些太过天真。
在我看来,社交电商的根本问题并不是出在商品的展示方式上,而是出在商品本身以及它的生产和供应上。
至少从现在的发展情况来看,直播仅仅只是改变了商品的展示方式,很少能够真正改变商品本身。所以,直播不是社交电商的解药,甚至还有可能捅破社交电商最后那层窗户纸。
客观理性地看待直播,并且继续寻找社交电商进化的新方式,才是社交电商继续保持魔力的关键所在。
社交电商真正缺少的不是商品展示方式的完善,而是对于商品生产和供应的深度改变。如果我们要寻找社交电商下一步进化的目标和方向的话,如何深度改变商品本身,并且找到商品与用户之间更加高效的对接方式,才是关键所在。
一味地为了带货,忽略了事情最为本质的东西,所谓的社交电商新进化仅仅只是虚假的概念而已,必然难逃被淘汰出局的命运。
社交电商之所以饱受诟病,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对于流量和资本的极度依赖和不断透支。
正是由于这一点,几乎在社交电商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就注定了它必然会被淘汰出局的命运。
社交电商后来的发展似乎也印证了这样一种发展模式,在很多时候的很多玩家都仅仅只是把社交电商看成是一种新的融资手段而已,并不是想要给用户或者行业带来新的气象。
所以,我们看到很多的社交电商玩家把自己的项目包装得非常高大上,有新的模式,有新的技术,有新的玩法,其实在实际操作的过程当中,他们真正使用的依然是传统电商的那一套。
他们之所以如此自我包装,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想要继续获得投资机构的青睐,延续以资本为主导的发展模式。
随着资本市场投资重点和投资逻辑的转移,电商已经不再是投资的重点。即使是依然有投资机构关注电商行业,他们依然是冲着电商行业当中那一丁点尚未被透支完成的流量而来,他们对于社交电商的加持就是这种现象的集中体现。
这就决定了虽然我们看到社交电商日常受到资本市场的关注,一旦社交电商的流量红利不再,所谓的资本风口或许将会转瞬即逝。
所以,我们要站在新的更加长远的角度来看待社交电商。
跳出流量和资本的思维是关键所在。
通过把社交电商看成是一种全新的影响行业发展模式,并且发挥社交的强关联性,减少商品的生产和销售成本,在改变产品的基础上更好地解决用户痛点,满足用户需求,才是社交电商得以长久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对于把社交电商归结为电商的一种,我更加愿意把社交电商划分到新零售的范畴。
虽然社交电商并未真正改变商品生产和商品本身,但是,它却改变了传统电商以平台为中心的发展模式,真正实现了商品和用户的点对点销售,减少了诸多的销售流程和环节。
社交电商之所以会出现问题就是因为仅仅只是看到了点对点销售带来的效率提升,而忽略了对于商品生产和供应都深度改造。
因此,如果我们探索社交电商的发展新方式,优化和完善去中心化的销售模式,更多地去改变商品的生产和供应,或许才是真正有效的。
只有这样,社交电商才能真正摆脱对于资本和流量的依赖,真正从社交电商本身找到更多的发展突破口,从而蜕变成为一个全新的存在。
根据社交电商的经典模式,它的去中心化的方式是通过把商品的销售从传统意义上的商家下沉到有流量的小b身上,通过小b们对于C端用户的直接影响来实现商品销售的终极目的,传统意义上的电商平台主要做的是赋能小b的相关工作。
借助社交的强关联性,社交电商的这种渠道下沉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让C端用户的需求得到了激活,再加上商品本身的价格优势,所以,社交电商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拼多多为代表的社交电商玩家异军突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