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易动态
NEWS CENTER
NEWS CENTER
2020-02-23
今年春节,我们依旧享受着各家互联网公司派发的红包福利,额度上也继续创历年新高。
补贴者阵营中,上至百亿千亿美金市值的巨头,下至一些A轮B轮的创业公司,都从宝贵的现金流中拿出真金白银,以可提现现金的方式补贴给广大用户。
以快手、头条、BAT为代表的这些公司为何如此“好心”,大搞“全民福利”呢?
答案在于增长。
这些公司在幕后都在打着算盘,计算着这些撒出去的钱在将来如何赚回来。
用户看到的红包玩法,其实背后是各家公司的补贴增长策略。一个用户能领到红包的多与少,也与公司判定的他行为的价值相关。
比如快手的邀请得奖励,满66.66元可以提现的红包。只有那些兼备能力与意愿的传播者才能完成任务获得奖励,快手本质上是在给这些超级传播者按效果付费。
不止春节红包,现在非常多的产品都在通过补贴的方式做用户增长。对于常规的增长数据,补贴可以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是,一时后台数据的提升并不能代表产品本身价值的提升。
由表及里,补贴式增长创造的价值体现在:
纵观市面上的补贴产品,初步转化普遍完成的很好,然而它是表面的、短期的。未来价值往往被忽视,但它却是核心的、长期的。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表面的工作更容易进行汇报(to老板、to投资人)。
不过把时间尺度拉长来看,最终受到市场认可并获得丰收的,还是是那些布局长远、坚持创造价值的团队。
制定补贴方案是一项复杂性很高的工作。比如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扶植,政策既要控制成本,又要达到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目标。过程中总会面临诸多类似车企骗保这样的问题,能逐渐迭代将问题解决好,是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与毅力的。
为了保证补贴增长的未来价值,产品方案必须接受两个灵魂拷问:补贴给了谁?能带来什么价值?
首先,要了解你的目标用户。
做补贴方案一定是考虑ROI(投资回报率)的。除了大厂的春节红包相对大方,日常性补贴往往金额不高且条件比较苛刻,如玩汇率的数字游戏、设计最低提现金额等。在过了一些提现点后,用户继续做任务的体验与动力会大幅度衰减,造成大规模流失。
贪小便宜是人性,收入高低都会参与(指相对收入高的广大群体,不是指富人)。
但是要跟平台勾心斗角“博弈”工作量和收益,高净值人群几乎不会因利益而持久留存。他们多自赚钱广告而来,因收益不达预期而去。而长期留下的人,大概率消费能力或意愿会比较低。
餐饮老板开店选址,第一件事就是调查候选区域的人流量及消费能力,这两方面达标是最基础的前提条件。互联网人也要注意,切记不要在乡镇建歌剧院。
既然补贴影响到的用户是这种情况,那怎样才能发挥补贴带来的增长价值呢?
要有三个条件:
就产品或增长团队的立场,确保核心业务的成熟是最重要的,它是有效增长的基本前提条件。
互联网行业中,Uber、Airbnb等交易型产品在美国很早就已经开始使用补贴增长的方式。
不过当前的中国市场有在线支付这一基础设施,内容型产品的补贴可以直接发放到用户的微信余额里(交易型产品通常是优惠券),因此内容型产品也可以有效的进行补贴式增长,这是海外没有过且无法复制的。
Uber等交易型产品的业务多属于经营双边市场,平台主要担任匹配需求与供给的角色。
他们常见的做法是:在启动时谈合作搞定供给一方,然后由平台出钱对需求一方进行补贴。当然,比如滴滴这种背后有金主的公司,也可以出更多钱进行双向的补贴。
需要注意,这些产品此时的核心场景流程已经构建完成。补贴只是服务于生态的一个手段,而非目的。
对内容型产品也是一样。比如快手、头条的极速版本,他们的业务本质上也是双边市场,只不过一方是内容的生产者,一方是内容的消费者。虽然明面上不涉及直接的交易,但基于内容的超高覆盖度与黏性,他们后续的变现潜力极大。
显然,快手头条在做补贴增长时,生态系统也是已经非常成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