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易动态
NEWS CENTER
NEWS CENTER
2019-04-03
第一个市场或许已经没有了增量用户,大部分都是存量用户,而且产品的同质化高。
对于市场的存量用户,原本市场上的头部品牌已经稳稳地把握住了流量的入口,新入局者也只能使用关系、资源、投入更多的推广资金等传统的竞争手段,很难做出差异化的方式来获客。
但如果第一个市场的用户和第二个市场的用户重合度很高,甚至第二个市场是第一个市场用户的延伸场景,在这个场景下,因为还没有创业者涉及,产品的毛利率很高,空间就会大很多。
手机市场的竞争就能说明了这个观点,手机硬件这个市场基本很少存在增量用户了,除了每隔一段时间用户会更换手机,手机产品在同一级别中硬件和价格也大同小异,新入局者无论在品牌、技术还有渠道方面的优势都不如头部品牌。
这个时候,新的手机创业者们都是用免费硬件的策略来占有市场,我在手机这个市场里不赚钱,在保持产品水平的情况下,以成本价甚至更低的价钱去获取流量,甚至免费。
而他们重视的却是后面移动互联网的整个市场,因为手机只是作为一个信息的基本交互窗口和使用场景,后面的增值服务孵化才是他们的主要的商业场景,这些会带来更大的盈利空间,也是将来主要的收入来源。
当然,在前期是需要一定程度上的资本推动,你会发现,传统的头部手机品牌,是不能和他们正面竞争的,因为它是靠手机这个场市场来赚钱。
用市场去换市场的这种方式,说白了大多数会是在赌方向,赌趋势,因为他解决的不是一个点或者一条线的问题,反而更多的是一个面的问题。风险很高,相对收益也会很可观。
小米就是用这个方式,在第一阶段手机的争夺战中,小米提倡性价比的口号,让用户更多地去关注同等价格下手机的性能,用更低的价钱去获取头部流量。
在完成一部分对价格敏感用户的流量转化后,小米更是把手机的个性化强调至一个高度,提出“为发烧而生”的用户标签,鼓励大部分的用户勇于尝试科技创新,爱折腾。
后续的小米家电、手环、小米云之类,都是基于小米科技发烧友的场景延伸。就像现在,用小米的手机能控制家里的电器,电器的使用数据也会反馈到你的小米手机上,但这些电器,都是小米自家出的,这个时候小米市场的溢价就很高了。
在这里我们必须要注意,第一个市场向第二个市场的转化里面,其实是流量的转化,凡是涉及到流量转化都会存在转化率,所以这个市场的转化,务必是高频推低频,且不可反转。
通常这种市场会具有以下特点:
在第一种方法的基础上,这三点更能证明这个市场“很大”,而且往往这种情况下的市场更具有潜力。